“智能+整家定制”,誰與爭鋒?
今年以來,除了繼續追風“整裝市場”之外,不少定制企業開始深耕智能化風口,“全屋智能+整家定制”正在加速融合,志邦家居、天壇整裝、客來福等家居品牌都紛紛入局。家居行業似乎在一瞬間迎來了智慧升級,不僅許多家居企業推出相關的智能產品或解決方案,也有一些家居企業通過更名等方式講“智能新故事”。
全屋智能朝“3.0階段”進發
近年,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無論是定制、家電,還是陶瓷衛浴等企業,都在積極擁抱智能。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研報顯示,2023 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約為 7157 億元,預計將在2025 年突破 8000 億元,預計年均復合增長率25%-30%。
在智能家居風口之下,包括智能門鎖、智能馬桶、智能床墊、智能晾衣架等多種智能家居產品也成為了家居消費的熱門選項。
以智能馬桶為例,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3 年智能馬桶的零售額為 68.4 億元,同比增長了 10.0%。申萬宏源研報推算,2023-2026 年智能馬桶市場的CAGR將達 9.6%。
另外,智能門鎖賽道也進入到快速擴容期,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家用智能門鎖線上市場零售量規模為149.6萬套,同比增長24.5%;零售額規模同比增長24.8%。
家居新范式發現,市場暢旺,不少家居企業也吃到了紅利。2023 年,瑞爾特智能馬桶及蓋板收入 12.66 億元,同比增長 25.9%,毛利率達30.12%;箭牌家居智能馬桶收入 15.62 億元,同比增長 12.5%,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為20.43%。
一直以來以智能家居為核心業務的匠心家居,雖然主要面向海外市場,去年也迎來了銷量爆發,旗下智能電動沙發收入同比增長46.26%;智能電動床收入同比增長4.95%。
還有一些家居企業在智能家居的賦能之下,實現了業績的大幅增長。比如晾曬龍頭好太太近年開始向智能家居方向轉型,將產品布局延伸至智能鎖、智能窗簾與智能照明等領域。去年,智能家居產品的收入已經占好太太總收入的8成以上,凈利潤增長近50%。
另外,夢百合也從去年開始加大智能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此前旗下已有智能床墊、智能枕等數十款產品,涉及智能業務的門店有143家,今年還將再拓展超300家,讓智能業務成為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目前來看,消費者還是更青睞智能家居單品。只是,智能家居單品“不互聯”一直都是行業的一大痛點,為此,各大智能家居企業近年都在積極打造生態,比如由科技及家居巨頭聯合打造的Matter協議,推動智能家居的“互聯互通”。
家居新范式認為,隨著智能家居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接下來消費者不僅要求智能單品之間實現互聯,更希望實現全屋定制與智能系統之間的融合與聯動,推動智能家居向3.0 系統智能化階段發展。智能家居將逐步前置于整家之前,成為“智慧整家”,即一套完整的全屋智能方案,這就意味著消費者不再需要單獨分開購買智能家居產品,而是在進行整家定制之前就置入智能設計,形成場景化智能生活方案。
定制家居企業加速智能化
這一趨勢也催生了整家定制與智能家居的加速合作。近日,志邦家居在TUYA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展示了其在“整家智造”方面的探索成果,在此之前,志邦已經與涂鴉智能、華為全屋智能、綠米聯創等多家智能家居系統平臺達成合作。
今年5月,詩尼曼也與華為、華立康茂智能完成數字化賦能合作項目簽約,打造“整家定制+全屋智能”家居全場景解決方案;尚品宅配也早在2022年就與美的控股旗下睿住智能聯手推出智慧整家品牌“睿住智選”。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企業跨界入局智能整裝。比如理想前CEO沈亞楠也在今年4月推出了智能住宅品牌“棲息地”,希望用造車思維推動智能住宅產品的研發和交付;遠洋華南與華為全屋智能合作,在未來入市的新項目上應用華為全屋智能PLC技術。
另外,廚電品牌方太也在近日推出了全屋高端定制“FotileStyle”,將全屋定制設計與智能融合,更好整合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系統。
不難看出,隨著智能家居走向3.0 系統智能化階段,將會有越來越多布局整家業務的家居企業,開始探索整家業務與智慧家居的融合。
但不同于智能家居企業更多關注于硬件設備本身,也不同于全屋智能系統更多聚焦于智能場景應用,“整家+智能”的融合更多是以智能系統為核心,打造包含智能家居、智能柜體、智能家電、智能建材、智能軟配等全品類的空間解決方案。
比如“睿住智選”在去年推出了智慧整家產品,將空間智能和全屋定制相結合,用戶可以在300個子場景中整合自己的家裝方案。家居新范式梳理發現,其營收規模已從2020年的5億元,增長至2022年超10億,去年上半年新增合同金額超6億元,累計服務超19萬戶家庭。
爭搶“智能”各出奇謀
不過,考慮到科技與家居的企業底色并不相同,目前大部分定制家居企業均是通過戰略合作的方式來落地產品。
家居新范式認為,智能家居雖然在國內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但一直到2015年前后,隨著WIFI,4G等技術的成熟,國內智能家居行業才開始進入放量增長的時代。
雖然在這短短幾年間,就誕生了綠米、紫光、歐瑞博等智能家居品牌;也有海爾、美的等家電企業,小米、百度等互聯網企業跨界入局,但智能家居想要從互聯階段跨越到系統智能化階段,仍有不少技術壁壘需要攻克。
因此,智慧整家業務在國內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家都還在探索發展方式,科技與家居企業之間也仍在磨合,只能通過不斷調試來優化產品,這也是不可避免的過程。
但也有企業嘗試跳過這一階段,直接通過更名的方式向“智能化”靠攏。家居新范式發現,近期更名為“智能”的家居企業并不少,比如“奧普家居”更名為“奧普科技”、“慕容家居”更名為“皇庭智家控股有限公司”等。
當然,企業更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奧馬電器是因為被TCL家電收購了,才改名為“TCL智能”,成為TCL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重要布局;“青島海爾”更名為“海爾智家”是為了拓展智能家居業務,推出了旗下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定制全屋智慧全場景解決方案。
但也不能忽視的是,確實有部分家居企業在更名之后,對智能家居業務的投入有限,反而是借助“智能”噱頭來圈錢融資,甚至拉升股價。消費者要破除“偽智能”,就要從企業的品牌歷史、合作企業、產品說明等方面仔細勘察。
結語
當下,中國智能家居的滲透率約為16%,雖然在全球范圍內處于低位,但較早年僅有個位數的滲透率已提升了不少。隨著智能家居市場需求和創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整家+智能”的融合將是必然趨勢,整家定制在智能、場景、生態、技術等方面也有望出現更多創新和迭代。但大家還是需要警惕個別家居公司只是把“智能”作為營銷炒作,真正的智能家居不僅是一個“標簽”,而是將智能技術融入生活,為消費者的使用和居住體驗帶來實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