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家要安全,鄰家怕被偷窺丨智能門鎖該怎樣與四鄰和諧共處
7月1日,《智能家居App各自為營,便捷還是添堵?》(詳見當日07版)一文見報后,引發不少市民對智能家居的討論。家住天元區的趙先生跟記者說,“如今智能門鎖是使用最多的智能家居,可總覺得它無意間造就了偷窺‘刺客’”。
門前有“眼”,心中難安。最近,媒體報道了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民事案件。一位住戶因鄰居在入戶門上安裝了帶抓拍功能的攝像頭,認為隱私權被侵犯,協商無果后,將其告上法庭。法院判決結果為被告拆除門鎖上的攝像頭。
什么情況下使用智能門鎖可能會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如何平衡隱私權保護與智能門鎖使用權之間的關系?我們今天接著聊智能家居之智能門鎖。
鄰里間的“隱形眼睛”
智能門鎖引發的隱私憂慮
天元區某小區,智能門鎖的普及似乎給居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一些居民開始感到不安。趙先生,一位普通的上班族,最近就因為鄰居安裝的智能門鎖而感到困擾。
“每次我出門,總感覺有雙眼睛在盯著我。”趙先生站在自家門前,指著對面鄰居的門鎖說。原來,鄰居家這款智能門鎖不僅具備傳統的開鎖功能,還集成了人體感應和人臉識別技術。每當有人經過,門鎖就會自動激活,攝像頭隨即捕捉到經過者的影像。
記者在現場觀察了一段時間,確實如趙先生所說,每當有人經過,門鎖上的指示燈就會亮起,伴隨著輕微的機械聲響,顯然是在進行某種形式的記錄。這種設計雖然在安全上提供了額外的保障,但也無形中增加了鄰里間的緊張氣氛。
趙先生的妻子稱,“我理解鄰居想要保護自己家的安全,但是這種門鎖的監控范圍太廣了,有時候我連家門都不愿意出了。”她擔心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下來,甚至可能被上傳到云端。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種擔憂并非個案。許多居民對于智能門鎖的監控功能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雖然智能門鎖可以提高家庭安全,但是其附帶的監控功能可能會侵犯到他們的隱私權。
在小區的另一棟樓,記者遇到了剛剛下班回家的張先生。他家門口的智能門鎖同樣具備監控功能。“我安裝這個門鎖主要是為了安全考慮,但我也理解鄰居的擔憂。”張先生說,他已經盡量調整了攝像頭的角度,以避免拍攝到鄰居的家門。
隱私邊界之困
智能門鎖背后的法律之爭
在智能門鎖普及的背后,是一系列關于隱私權的法律爭議。
近期,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近期審理的一起案件,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一位居民因鄰居安裝的智能門鎖帶有抓拍功能,認為其隱私權受到侵犯,最終將鄰居告上法庭。被告認為,樓道屬于公共區域又不屬于隱私空間范疇,自己安裝的智能門鎖是在市面上的正規產品,并且是出于保護自身安全的考慮,主觀上不想刺探鄰居的隱私,也未曾將智能門鎖的錄像上傳網絡,不構成侵權。
基于原告的居住安寧被侵擾、個人隱私受威脅的事實及相關法律依據,判決結果為被告拆除門鎖上的攝像頭,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類似的糾紛在全國各地并不鮮見。記者通過檢索發現,上海、杭州、廈門、青島等地均有類似判例。智能門鎖的使用權與鄰居的隱私權之間的界限,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法律專家表示,智能門鎖的使用是否構成侵權,關鍵在于其監控范圍是否超出了合理界限。從法益保護優先性來看,智能門鎖使用權主要是為了住宅安全防護和使用便利,隱私權保護則事關個人尊嚴、滿足感和安全感。同時,從相鄰容忍的必要范疇及“較大利益”原則可知,對于智能門鎖的使用如果并無緊迫性和必要性需求,法益保護的優先性應傾向于對相鄰人隱私權的保障。
“如果智能門鎖的監控范圍僅限于自家門口,且不會拍攝到鄰居的私密信息,那么它屬于個人自由范疇。但如果能夠拍攝到鄰居的進出情況,就可能構成侵權。”專家表示。
聲音的交鋒
智能門鎖爭議中的社會反響
在智能門鎖的爭議聲中,株洲市民的態度呈現出明顯的分歧。
在采訪中,記者遇到了李阿姨,她對智能門鎖的便利性贊不絕口。“我兒子給我安裝了這個智能門鎖,現在我出門再也不怕忘記帶鑰匙了。”李阿姨表示,智能門鎖的遠程開鎖功能讓她的生活更加輕松。
與李阿姨持相似觀點的居民不在少數。他們認為,智能門鎖的監控功能主要針對公共區域,并不會侵犯到鄰居的私人空間。“只要攝像頭不對著鄰居的家門,我覺得就沒什么問題。”居民張先生說。
在一處新建的高層住宅區,記者遇到了幾位居民,他們對智能門鎖的使用,表達了擔憂。“我理解大家想要更安全的生活,但安全不應該建立在侵犯他人隱私的基礎上。”居民劉先生說。
“雖然是為維護自身安全、防止快遞外賣丟失而安裝,但這并不是侵犯鄰居隱私權的理由。”從事法律工作的王先生稱,如果出現在智能門鎖的三米感應范圍內則會被抓拍,畫面隨之上傳云端,隱私權無從保障。
不少市民認為,智能門鎖爭議的背后,是技術發展與個人隱私保護之間的矛盾。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對隱私權的認識和保護方式。
如何劃分邊界
智能門鎖的合理使用與監管
采訪時,記者感受到了大家對于科技進步與個人隱私保護的復雜情感。他們既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又對可能的隱私侵犯保持警惕。
鄰里因智能門鎖引發的隱私權糾紛,常因雙方合理利益訴求不同難以調和。為了避免相關糾紛的發生,法官提出了建議:智能門鎖生產者及經營者應當做好風險評估,將智能門鎖特定情形下可能侵犯他人隱私的情況納入自身產品研發及銷售的考量之中,相比拼功能豐富、攝影攝像清晰度高、距離遠等技術指標,更應將產品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融入產品設計生產之中,在銷售時做到風險告知及善意提示,引導消費者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消費者在選擇智能門鎖時,建議站在換位思考的角度,假設鄰居使用該門鎖相應功能,是否會對自己的生活和隱私造成影響,同樣自己也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可區分功能的智能門鎖。同時,鄰里相處如發生齟齬或矛盾,彼此真誠交流各退一步,往往是解決日常問題最好的方法,辦法總比困難多,“遠親不如近鄰”,希望鄰里間能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睦相處,互幫互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對于智能門鎖的監管尚存在一定的空白。一些居民和法律專家呼吁,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智能門鎖生產和使用的監管,制定明確的技術標準和使用規范。此外,立法機構也應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明確智能門鎖的使用原則和禁止領域,為居民提供法律保障。
【記者的話】
智能門鎖侵犯他人隱私的爭議,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它考驗著我們如何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要保護每個人的隱私權。這需要法律的明確界定、技術的合理應用,以及公眾對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找到一個既能保障安全又能尊重隱私的解決方案。